2010年3月2日 星期二

掌上型遊戲機設計歷程(轉載) / 尤智德

本文章轉載自巴哈姆特  
本次的掌機篇將帶領大家從 1980 年 4 月登場的 GAME&WATCH 開始,一路回顧到 2009 年 11 月推出的 NDSi LL 為止,共計 29 年 7 個月的掌機改版演進歷程。

所謂的掌上型遊樂器主機,顧名思義就是能拿在手上隨身攜帶遊玩的遊樂器主機,因此本身必須完整包含顯示、音效、操控、電源等要素,來構成自給自足的系統,不像桌上型遊樂器主機還必須搭配外接的螢幕、喇叭、控制器、電源方能使用。因此掌機在便利性上可說是大大的領先,加上可隨身攜帶隨時遊玩,近年來市場規模的成長相當迅速。

正因為掌機必須一手包辦顯示、音效、操控、電源,加上尺寸與耗電量都是影響產品銷售至為關鍵的因素,因此掌機比起桌機來說更需要透過改版來強化產品競爭力,主要的改良方向包括縮減尺寸與重量、降低耗電量提升續航力,提昇螢幕顯示品質等。











【任天堂 GAME&WATCH】






「GAME&WATCH(G&W)」是任天堂於 1980 年推出的世界首款掌上型遊樂器主機。當初是任天堂知名開發者橫井軍平在電車上偶然看到有通勤族按電子計算機的按鈕來打發時間而得到的靈感。最初是為了提供上班族通勤途中打發時間用的,因此設計成能放進襯衫口袋的輕薄造型,遊戲內容簡單並附有時鐘功能,產品名稱也是因此而來。



GAME&WATCH 系列首款作品《GAME&WATCH 拋球》的復刻版

  不同於今日大家所習慣的掌機,G&W 是採用主機與遊戲一體式的設計,遊戲軟體直接內建在主機的 ROM 晶片中無法替換。液晶螢幕也是專門為了特定遊戲所設計的固定圖樣,如同一般的電子錶液晶螢幕般,只能透過這些固定圖樣的組合來顯示內容。由於構造簡單成本低,因此價格落在 5000~8000 日圓之間,跟現在的遊戲軟體價格差不多。

GAME&WATCH 採用固定圖樣的液晶螢幕

  由於 1 款遊戲就是 1 台主機,因此 G&W 的款式相當多樣,包括基本型的「Silver」系列,附加鬧鐘的「Gold」系列,畫面增大 1.7 倍的「Wide Screen」系列,折疊式雙螢幕的「Multi Screen」系列,鏡面反射式彩色螢幕的「Panorama Screen」系列,寬螢幕雙控制器對戰型的「Micro Vs. System」系列等,總計推出 60 款遊戲(其中 1 款為非賣品)。

【Multi Screen】

《大金剛》


《瑪俐歐兄弟》



【Panorama Screen】

《大力水手卜派》《史奴比》



【Micro Vs. System】

《大金剛曲棍球》



在 G&W 從無到有成功開拓了掌上型遊樂器主機市場之後,包括 CASIO、BANDAI、TOMY 等多家廠商也紛紛推出了類似產品,造型款式可說是琳瑯滿目,幾乎每款產品都有各自獨特的設計,,相信許多 6 年級前段班的玩家應該不陌生。不過因為 G&W 是軟硬體合一的產品,各款式之間的差異嚴格來說與本篇要討論的「改版」定義有些出入。



任天堂後續也在 NDSi 上釋出 G&W 經典遊戲的 DSiWare 移植版:






【DSiWare 移植版】









【任天堂 GAMEBOY】







在 G&W 成功開拓出掌機市場後,任天堂接著在 1989 年 4 月推出真正奠定今日掌機主流模式的「GAMEBOY(GB)」,同樣是由先前開發出 G&W 的任天堂知名創意開發者橫井軍平主導研發,採用可更換式 ROM 卡匣與可程式化點陣黑白液晶螢幕。



不同於 G&W 無法更換的內建遊戲與固定圖樣的液晶螢幕,GB 採用了主機硬體與遊戲軟體分離的可更換式卡匣,搭配能繪製出不同圖形的點陣黑白液晶螢幕,因此只要購買不同的卡匣來更換,就可以遊玩各式各樣的遊戲,不再受限於一成不變的內建遊戲。



˙GAMEBOY(DMG-01)






GAMEBOY



初代 GB 配備有解析度 160 × 144 的反射式 STN 黑白液晶螢幕(4 段灰階)、與 FC 控制器相同的操作按鈕、序列埠連線端子、立體聲耳機端子、音量調節旋鈕,供電部分採用 4 顆 3 號電池(使用鹼性電池時最長可遊玩 35 小時),上市價格 12800 日圓。



雖然 GB 推出當時已經有彩色液晶螢幕的技術,不過由於成本高耗電量大,因此任天堂選擇採用低成本低耗電的反射式黑白液晶螢幕。相較於 1990 年 10 月推出的 SEGA GG 及 1990 年 12 月推出的 NEC PCE-GT 來說,雖然畫面表現明顯落後,不過續航力與價格勝過其他機種,加上有《俄羅斯方塊》等強作加持,因此仍穩坐掌機寶座近 10 年。



GB 的價格後續調降為 8000 日圓。



˙GAMEBOY pocket(MGB-001)






GAMEBOY pocket



承襲任天堂 10 年如 1 日的優良傳統,在初代 GB 推出後相隔 7 年之後的 1996 年 7 月,任天堂才終於推出了 GB 的改版機種「GAMEBOY pocket(GBp)」,採用小型化輕量化的設計,強化液晶螢幕規格並改變底色以提升可視性,上市價格 6800 日圓。



GBp 的基本規格與 GB 相同,尺寸與耗電量則是大幅縮減,供電部分從原本的 4 顆 3 號電池縮減為 2 顆 4 號電池(使用鹼性電池時最長可遊玩 8 小時),液晶螢幕耐用度提升,底色從黃綠色改為白色以提升可視性,連線端子改採小型化設計(可轉接)。



GBp 的價格後續於 1998 年 2 月調降為 5800 日圓,同年 11 月又調降為 3800 日圓。



˙GAMEBOY LIGHT(MGB-101)






GAMEBOY LIGHT



1998 年 4 月,任天堂推出了 GBp 的強化改版機種「GAMEBOY LIGHT(GBL)」,承襲 GB / GBp 基本規格,最主要的差別在於液晶螢幕追加背光功能(可開關),供電部分則是從 2 顆 4 號電池擴大為 2 顆 3 號電池(開啟 / 關閉背光時最長可遊玩 12 / 20 小時),尺寸與重量則是因應電池規格的擴大而略微增加,上市價格 6800 日圓。



˙GAMEBOY COLOR(CGB-001)






GAMEBOY COLOR



在 GB 的黑白液晶螢幕當道近 10 年之後,任天堂終於在 1998 年 10 月推出了首款彩色化的改版機種「GAMEBOY COLOR(GBC)」,採用可顯示 32768 色中 56 色的反射式 TFT 彩色液晶螢幕,處理器與繪圖記憶體的規格提升,追加紅外線無線連線埠,供電部分採用 2 顆 3 號電池(使用鹼性電池時可遊玩 20 小時),上市價格 9800 日圓。






各種不同配色的 GBC



GBC 支援 3 種規格的遊戲,包括 GB 用遊戲,GB 與 GBC 共通遊戲,以及 GBC 彩色專用遊戲。在遊玩 GB 黑白遊戲時可以挑選不同的顏色來替代原本的灰階色。






自 GB 至 NDS 的遊戲相容性列表



GBC 的價格後續於 1999 年 5 月調降為 6800 日圓。



截至 2009 年 3 月底止,GB 家族(※)全球累計銷售達 1 億 1800 萬台。



※:包含 GB / GBp / GBL / GBC



˙GAMEBOY ADVANCE(AGB-001)






GAMEBOY ADVANCE



在 GB 老架構延用 12 年後,任天堂於 2001 年 3 月推出架構大幅革新的「GAMEBOY ADVANCE(GBA)」。採用 32 位元 + 8 位元雙處理器, 整體效能大幅提升。配備可顯示 32768 色的反射式 TFT 彩色液晶螢幕,螢幕解析度由 160 × 144 提升為 240 × 160。供電部分採用 2 顆 3 號電池(使用鹼性電池時可遊玩 15 小時),上市價格 9800 日圓。



GBA 採用插槽相同長度減半的專用卡匣,可相容於舊有 GB / GBC 卡匣(插上時會凸出插槽)。由於取消 GBC 追加的紅外線無線連線埠,因此無法支援部分紅外線無線連線埠專用遊戲。配備規格強化的連線端子,可透過 GBC 連接線與 GBC 連線,搭配 GBA 連接線時最多可連接 4 台 GBA,並新增單卡多機分享遊玩功能(須搭配支援遊戲)。






左為 GB / GBC 卡匣,右為 GBA 卡匣



GBA 的價格後續於 2002 年 2 月調降為 8800 日圓。



雖然 GBA 的尺寸較大,不過造型與按鈕的設計提供了較佳的操作手感。



˙GAMEBOY ADVANCE SP(AGS-001)






GAMEBOY ADVANCE SP



GBA 推出 2 年後的 2003 年 2 月,任天堂推出了 GBA 的改版機種「GAMEBOY ADVANCE SP(GBA SP)」,採用輕巧便攜的折疊式設計,體積與重量大幅縮減,追加前光照明功能(可開關)以解決 GBA 於昏暗環境下畫面可視性低的問題。供電部分首度採用內建鋰充電電池(開啟 / 關閉前光時可遊玩 10 / 18 小時),上市價格 12500 日圓。






薩爾達限定版 GBA SP瑪俐歐限定版 GBA SP



GBA SP 的價格後續於 2004 年 9 月調降為 9800 日圓。



˙GAMEBOY ADVANCE SP 背光版(AGS-101)






左為 GBA SP 前光版,右為 GBA SP 背光版



2005 年 5 月,任天堂在北美悄悄推出了 GBA SP 的改良款式,產品名稱仍維持既有的「GAMEBOY ADVANCE SP」,整體造型設計與規格也都維持原樣,主要變更之處在於液晶螢幕的照明功能由原本的前光改為效果更佳的背光(可關閉,2 段明暗可調),後續也曾於歐洲與亞洲推出,不過並沒有在日本推出,是款沒有搬上檯面的改良款式。



˙GAMEBOY micro(OXY-001)






GAMEBOY micro



在 NDS 推出隔年的 2005 年 9 月,任天堂推出了 GBA 家族的最終款式「GAMEBOY micro(GBm)」,採用體積重量大幅縮減的超小型設計,螢幕尺寸從 GBA SP 的 2.9 吋縮減為 2 吋背光螢幕(5 段明暗可調),整合連線端子與電源端子,取消 GB / GBC 遊戲相容功能,採用內建鋰充電電池(可遊玩 6~10 小時),上市價格 12000 日圓。









嚴格來說 GBm 並不是主流機種的改版,而是款企圖透過特殊設計來延續既有產品壽命的衍生機種,除了能遊玩 GBA 遊戲之外,還可以搭配任天堂推出的影音播放擴充周邊「PLAY-YAN micro」來播放 MP3 音樂與 MP3 影片,兼具多媒體影音娛樂功能,之外還提供可更換式面板,仿照手機與隨身聽模式,讓使用者打造自己專屬的隨身娛樂裝置。






GBm、GBA SP、NDS 尺寸比較GBm 提供可更換式面板



不過由於 GBm 推出時 NDS 已經上市,廠商與玩家的目光都已經轉移到同樣可以向下相容 GBA 的 NDS 上,加上 GBm 的價格偏高且螢幕小操作性不佳,因此推出後的反應不如預期,最後隨著 NDS 的全球熱賣與隨後 NDS Lite 的相繼推出而黯然淡出市場。



截至 2009 年 3 月底止,GBA 家族(※)全球累計銷售達 8147 萬台。



※:包含 GBA / GBA SP / GBm










【ATARI LYNX】










LYNX



在 GB 推出同年的 1989 年 9 月,美國遊樂器大廠 ATARI 也推出了世界首款彩色液晶螢幕掌上型遊樂器主機「LYNX」,採用解析度 160 × 102 的 3.5 吋 4096 色彩色液晶螢幕,支援擴大縮小迴轉等進階繪圖功能,透過連接線可最多可連接 8 台 LYNX 同樂,供電部分採用 6 顆 3 號電池(使用鹼性電池時可遊玩 2~3 小時),上市價格 189.95 美元。



雖然 LYNX 的功能遠比 GB 強大,不過價格也比 GB 高出 1 倍以上,加上 6 顆電池僅能遊玩 2~3 小時,相較於 GB 來說續航力嚴重落後,因此雖然與 GB 同年推出,不過銷售狀況持續低迷,也導致遊戲廠商缺乏意願開發支援遊戲,最後只賣出不到 50 萬台。



為了提振買氣,ATARI 於 1991 年推出改良款式的「LYNX II」,變更造型設計,配備更清晰的背光彩色液晶螢幕,並提供關閉背光的省電功能,價格則是降至 99 美元。






LYNX II










【SEGA GAME GEAR】










GAME GEAR



在桌機與任天堂相互競爭的 SEGA,在 GB 推出隔年的 1990 年 10 月也推出了自家的掌機「GAME GEAR(GG)」,採用超越 GB 的硬體規格設計。配備可顯示 4096 色中 32 色的背光 STN 彩色液晶螢幕(解析度 160 × 144),具備對戰用連線端子,供電部分採用 6 顆 3 號電池(使用鹼性電池時可遊玩約 5 小時),上市價格 19800 日圓。



GG 的硬體架構主要承襲自 SEGA 第 3 代桌機的「SEGA MarkIII」,因此很容易能將 SEGA MarkIII 的遊戲移植到 GG 上推出,SEGA 也帶頭推出了在歐美大受歡迎的《音速小子》等一系列熱門遊戲,包括其他遊戲廠商推出的遊戲在內,一共有 390 款遊戲。



SEGA 後續並推出供 GG 使用的電視選台器套件(12800 日圓),插上後就可以使用 GG 來收看電視,還可以選購能在汽車中收看電視的車用天線((3800 日圓)。






GG + 電視選台器



舊版電視選台器新版電視選台器



後續 SEGA 改良了 GG 的設計,將續航力由 5 個小時延長為 6 個小時。



雖然 GG 具備超越 GB 的硬體規格,不過仍避免不了早期彩色機種常見的高成本與高耗電問題,不但價格比 GB 高出一截,而且 6 顆鹼性電池只能遊玩不到 5 小時,使得 GG 在競爭中一直處於落後局面。不過在 SEGA 強大遊戲陣容支撐下,仍獲得了不錯的成果,總計賣出 1100 萬台,一直到 1996 年底仍有新作推出,但是並沒有後繼機種問世。










【NEC PC Engine GT】










PC Engine GT





1990 年 12 月,當時日本電視遊樂器 3 大巨頭之一的 NEC,將桌機的「PC Engine」產品線延伸到掌機領域,推出 PCE 的掌上型機種「PC Engine GT(PCE GT)」,成為首款通吃桌上型與掌上型的主機,並可選購外接的電視選台器來收看電視。



PCE GT 是將 PCE 小型化並整合 2.6 吋背光 TFT 彩色液晶螢幕而成,完全相容於 PCE 遊戲卡匣,加上採用了當時最先進的 TFT 彩色液晶,因此顯示品質遠超越同期的 GB 與 GG。不過高規格也造就了高成本與高售價,PCE GT 的價格高達 44800 日圓,是 GB 與 GG 的數倍之多,而且 6 顆鹼性電池只能遊玩不到 3 小時,續航力比 GG 還差,因此最後只成為 PCE 眾多改版機種中曇花一現的小眾產品,並沒有登入主流掌機的行列。



除了自給自足的 PCE GT 之外,NEC 也曾經推出過整合 4 吋背光 TFT 彩色液晶螢幕與控制器的可攜式機種「PC Engine LT(PCE LT)」,價格更是嚇死人的 99800 日圓。不過由於 PCE LT 並沒有內建電池,必須插電才能遊玩,不屬於本次要回顧的掌機領域。






PC Engine LT



以上 2 款 PCE 衍生機種在「舊世代篇」都有詳細介紹。










【任天堂 VIRTUAL BOY】










VIRTUAL BOY



1995 年 7 月,任天堂推出了首款 3D 立體顯示遊樂器主機「VIRTUAL BOY(VB)」,同樣是由 G&W 與 GB 系列的任天堂開發一部部長橫井軍平主導開發。雖然是必須擺在桌上玩的可攜式機種,並不是能拿在手上玩的掌上型機種,不過仍是台完整包含顯示、音效、操控、電源的獨立系統,因此在這邊還是順便跟大家回顧一下。



VB 採用雙眼鏡式的 3D 立體顯示器,透過左右眼 2 個不同螢幕的視差來營造出畫面的立體感,不過受限於當時的技術,採用的是紅色 LED 掃描反射方式成像,因此只能呈現解析度 384 × 224 的 4 段紅黑色階畫面,與一般常見的黑白或彩色畫面大不相同。供電部分採用 6 顆 3 號電池(安裝於控制器手把中),上市價格 15000 日圓。









VB 推出時適逢 PS 與 SS 的次世代大戰開打不久,其獨特的 3D 立體顯示功能在發表與上市之初一度成為熱門話題,不過由於紅黑色階的畫面不吸引消費者目光,加上遊玩時旁觀者完全無法一窺究竟,而且有傳聞指出 VB 的紅黑畫面對兒童的視力有負面影響,因此銷售狀況非常差,前後只推出 19 款遊戲,全球累計出貨台數僅 126 萬台。









VB 的概念相當前衛,加上價格不算太高,因此上市之初吸引了許多青壯年上班族消費族群購買嘗鮮,不過受限於技術與宣傳上的種種限制,最終仍以慘敗告終,可以算是任天堂投入遊戲產業之後最大的失敗。主導 VB 開發的橫井軍平也在隔年 8 月離開長年任職的任天堂,開設 KOTO 研發自己的產品,但隔年 10 月就因為車禍意外而不幸身亡。










【SNK NEOGEO POCKET】







在 GB 稱霸掌機市場 9 年多之後,以「NEO GEO」桌上型遊樂器主機以及《拳皇》、《越南大戰》等一系列熱門遊戲廣為玩家所知的 SNK(現 SNK PLAYMORE),也在 1998 年 10 月加入了掌機戰場,推出了自家首款掌機「NEOGEO POCKET(NGP)」。



˙NEOGEO POCKET






NEOGEO POCKET



不同於其他 GB 競爭產品,NGP 採用與 GB 相同的黑白液晶螢幕(8 段灰階,解析度 160 × 152),方向鈕部分採用機械式搖桿設計以減輕大拇指負擔,具備對戰用連線端子。內建多種實用性軟體,不插卡匣啟動時可使用月曆、全球時鐘、占星、鬧鈴等功能。供電部分採用 2 顆 4 號電池(使用鹼性電池時可遊玩 20 小時),上市價格 7800 日圓。



雖然 NGP 吸收了許多先前競爭者的教訓而採用低成本低耗電的黑白液晶螢幕,不過推出的時間卻是在掌機霸者 GB 的彩色後繼機種 GBC 推出後 1 週,等於是一推出就宣告落伍,在銷售欠佳的狀況下 SNK 只好趕著推出彩色後繼機種,導致 NGP 嚴重滯銷。



˙NEOGEO POCKET COLOR






NEOGEO POCKET COLOR



由於 NGP 受 GBC 影響而銷售欠佳,因此 SNK 趕在 NGP 上市後不到 5 個月的 1999 年 3 月就推出改良版彩色機種「NEOGEO POCKET COLOR(NGPC)」,承襲 NGP 基本規格,並改採反射式 TFT 彩色液晶螢幕(4096 色中 146 色,解析度 160 × 152)。供電部分擴大為 2 顆 3 號電池(使用鹼性電池時可遊玩 40 小時),上市價格 8900 日圓。









雖然緊急推出彩色機種,並獲得包括 CAPCOM 與 SEGA 等大廠的部分支援,並能與 DC 連線互動,但最後仍無法挽回 NGP 家族低迷的買氣,最終以 200 萬台銷售告終。










【BANDAI WonderSwan】







旗下擁有豐富動畫資源,在 G&W 熱潮也參過一腳的老牌模型玩具廠商 BANDAI,在 1999 年 3 月推出了自家的掌機「WonderSwan(WS)」。WS 是由曾一手打造出 G&W、GB 等任天堂暢銷掌機的橫井軍平離開任天堂後所開設的 KOTO 企劃開發,融入了橫井軍平「成熟技術的水平思考」的哲學,不過在完成前橫井軍平就因為車禍意外過世。



˙WonderSwan






WonderSwan



率先登場的 WS 同樣採用了低成本的 2.5 吋反射式 FSTN 黑白液晶螢幕(16 段灰階中 8 段,解析度 224 × 144),具備同期競爭產品中最輕薄的尺寸,以及相當獨特的通用按鈕設計,於左側上下各配備了 2 組分離式的 4 向按鈕,不論橫拿直拿都可以操控自如。供電部分採用 1 顆 3 號電池(使用鹼性電池時可遊玩 30 小時),上市價格 4800 日圓。






直拿也可以操控自如



˙WonderSwan Color






WonderSwan Color



雖然 WS 考量成本而率先推出黑白機種,不過在 GBC 帶頭邁入彩色世代後,BANDAI 也順應潮流在 2000 年 12 月推出改良版的彩色機種「WonderSwan Color(WSC)」,改採 2.8 吋反射式 FSTN 彩色液晶螢幕(4096 色中 241 色,解析度 224 × 144)。供電部分採用 1 顆 3 號電池(使用鹼性電池時可遊玩 20 小時),上市價格 6800 日圓。



WSC 上市之初獲得 SQUARE 大力支持,推出包括《Final Fantasy》、《復活邪神》、《雷霆任務》等遊戲的移植版,加上本家的《SD 鋼彈》、《超級機器人大戰》等遊戲陣容,一度成為熱門話題。不過由於 WSC 採用的 STN 彩色液晶螢幕殘影問題嚴重,且對比偏低可視性不佳,加上不敵先行的 GBC 與後起的 GBA 競爭而逐漸淡出市場。






【Final Fantasy 同梱版 WSC】




【復活邪神】




【半熟英雄】




˙SwanCrystal






SwanCrystal



在 WSC 市場逐步縮小之際,BANDAI 於 2002 年 7 月推出了遲來的 WSC 改良款式「SwanCrystal(SC)」,基本規格與 WSC 相同,主要變更點為改採 2.8 吋反射式 TFT 彩色液晶螢幕(4096 色中 241 色,解析度 224 × 144),大幅減輕了殘影與對比問題。供電部分採用 1 顆 3 號電池(使用鹼性電池時可遊玩 15 小時),上市價格 7800 日圓。









雖然解決了殘影與對比問題,不過 SC 推出時 WS 家族已經開始走下坡,原本預定要推出的《Final Fantasy III》等遊戲到最後也紛紛取消。BANDAI 並於 SC 推出隔年的 2003 年 2 月將 SC 改為接單生產,WS 家族自此淡出市場,總計銷售約 350 萬台(※)。









※:WS 家族只在日本推出,並沒有在歐美銷售










【任天堂 Nintendo DS】







在 GB 家族自 1989 年推出並稱霸 15 年頭後,任天堂於 2004 年 11 月推出了繼承 GB 家族功能並加入全新訴求的「Nintendo DS(NDS)」,雖然最初原本只是規畫為不同於 GB 家族的異質產品,不過後續的暢銷熱賣讓 NDS 扶正為任天堂新一代主流掌機。



NDS 的雙螢幕靈感來自當年 G&W 採用過的設計,不但能在折疊式機身中顯示更多畫面資訊,搭配上觸控輸入功能後更是掀起掌機操作的大變革。雖然觸控螢幕並不是什麼稀奇的新技術,不過先前從來不曾被遊樂器採用為標準操作介面過,因此 NDS 的初次嘗試革新了掌機的操作方式,讓原本只是延伸桌機玩法的掌機遊戲走出另一條不同的路。



˙Nintendo DS(NTR-001)









任天堂於 2004 年 11 月正式推出再創任天堂另一代掌機王朝的初代 NDS,具備上下 2 組透過型背光 TFT 彩色液晶螢幕(26 萬色,解析度 256 × 192)、下螢幕並支援觸控輸入,是首款標準配備觸控輸入功能的掌機。配備內建麥克風、802.11b Wi-Fi 無線網路、與 SFC 控制器相同的操作按鈕、NDS 與 GBA 雙卡匣插槽(可相容 GBA 遊戲)。供電部分採用內建鋰離子充電電池(續航力約 6~10 小時),上市價格 15000 日圓。






NDS 與 GBA SP 尺寸比較可相容 GBA 遊戲



˙Nintendo DS Lite(USG-001)






Nintendo DS Lite



在經歷 2005 年底由「觸控世代」系列遊戲所引爆的銷售熱潮之後,任天堂於 2006 年 3 月推出了 NDS 的改良款式「Nintendo DS Lite(NDSL)」,採用更為輕薄短小方正洗練的造型設計,並改善 NDS 偏暗的液晶螢幕問題,提供 4 段亮度調整功能。供電部分採用內建鋰離子充電電池(高亮度時續航力約 7~11 小時),上市價格 16800 日圓。






NDSL 的 GBA 卡匣插槽深度變淺,卡匣插入後會露出半截



由於確實的改良了初代 NDS 包括造型尺寸與顯示品質等關鍵點,因此 NDSL 推出後廣受玩家好評並於全球暢銷熱賣,在後繼改良款式 NDSi 推出後仍持續生產販售。



˙Nintendo DSi(TWL-001)






Nintendo DSi



在 NDSL 熱賣 2 年多後,任天堂在 2008 年 11 月推出功能強化的改良款式「Nintendo DSi(NDSi)」,承襲 NDSL 的洗鍊造型。螢幕尺寸由 3 吋增加為 3.25 吋,提供 5 段亮度調整功能。新增內外 2 組攝影鏡頭(30 萬畫素)與 SD 記憶卡插槽,取消 GBA 卡匣插槽。內建 256MB 快閃記憶體儲存空間,可透過網路下載 DSiWare 專用軟體。供電部分採用內建鋰離子充電電池(中亮度時續航力約 6~9 小時),上市價格 18000 日圓。






NDS Lite 配備 3 吋液晶螢幕NDSi 配備 3.25 吋液晶螢幕



由於 NDSi 在硬體設計上做了許多變動,因此在軟體支援上也有不少變化。首先是取消了 GBA 卡匣插槽,因此不再相容 GBA 遊戲,且部分利用 GBA 卡匣插槽的擴充周邊也無法使用。新增 256MB 內建儲存記憶體,支援「DSiWare」專屬軟體的下載儲存,是以往 NDS 機種所不支援的新功能。新增內建攝影鏡頭,除了搭配標準內建的應用軟體來拍攝與處理照片之外,還能提供遊戲新的應用,因此任天堂也規畫了 NDSi 專屬遊戲的新規格(卡匣採白色配色),部分通用遊戲也可以利用攝影鏡頭來提供一些非必要的額外功能。新增的 SD 記憶卡插槽則是讓使用者能儲存 DSi 拍攝的照片並拿到 PC 或手機上欣賞。








NDSi 專用卡匣遊戲《怪物探索者》的宣傳影片



NDSi 同時也採用了翻新的「DSi 選單」系統操作介面,透過橫列選單來管理包括主機設定、系統功能、卡匣遊戲、下載軟體等項目,還可以透過專屬的「DSi 商店」上網付費下載更多 DSiWare 軟體,包括遊戲軟體或字典、辭典、教學、旅遊指南等實用軟體。






DSi 選單DSi 瀏覽器動態記事本



˙Nintendo DSi LL(UTL-001)






Nintendo DSi LL,虛線框部分為 NDSL 螢幕尺寸



在 NDSi 推出 1 年後的 2009 年 11 月,任天堂再度推出延伸 NDSi 產品線的衍生新款式「Nintendo DSi LL(NDSi LL)」,基本規格承襲 NDSi,主要變更點為螢幕尺寸從原本的 3.25 吋大幅擴增為 4.2 吋,採用廣視角液晶面板,體積與重量也顯著增加。供電部分採用內建鋰離子充電電池(中亮度時續航力約 9~11 小時),上市價格 20000 日圓。






【各款式 NDS 尺寸比較】

NDSiNDSi LL



NDSLNDSi LL



NDSi LL 並非取代 NDSi 的改良款式,而是透過大尺寸設計來開拓中高年齡層使用族群的衍生機種,名稱中的「LL」代表的就是特大尺寸的意思(台灣與歐美通常以 XL 稱呼之)。4.2 吋螢幕的面積比起先前主流的 NDSL 3 吋螢幕大了將近 1 倍,並採用廣視角液晶面板,讓旁觀者也能輕鬆的在一旁欣賞。包裝中附有與一般書寫用筆造型尺寸近似的長觸控筆。首波產品並選擇「酒紅」、「暗褐」、「自然白」配色搭配鏡面塗裝來營造低調奢華的質感。並於出廠時預先安裝了額外的《腦力強化訓練 文科篇》、《腦力強化訓練 理科篇》、 《明鏡國語 樂引辭典》等 3 款受中高年齡層歡迎的遊戲與實用軟體。







酒紅 NDSi LL暗褐 NDSi LL自然白 NDSi LL



在加入種種針對中高年齡層使用者需求的改良措施後,NDSi LL 在邁入高齡化社會的日本獲得了熱烈的迴響,上市頭 2 天銷售就超過 10 萬台,毫不亞於主流的 NDSi。



從以上的改版歷程,可以看出 NDS 每次的改版都伴隨著價格的提升,從最初的 15000 日圓(NDS)→ 16800 日圓(NDSL)→ 18000 日圓(NDSi)→ 20000 日圓(NDSi LL),與以往桌機與掌機隨著改版而降價的常態背道而馳,不過仍不影響其熱賣之勢。截至 2009 年 9 月止,NDS 家族全球累計銷售已達 1 億 1348 萬台,而且仍持續成長中,預料將能一舉打破 GB 家族所創下的 1 億 1800 萬台記錄,成為有史以來最暢銷的掌機。



更新:根據任天堂於 1 月 28 日發表的 2009 年前 3 季財報資料,截至 2009 年 12 月 NDS 的累計銷售台數已達 1 億 2513 萬台,確定打破 GB 家族紀錄成為有史以來最暢銷的掌機










【Sony PlayStation Portable】







一舉奪下桌機寶座的 Sony,在 2003 年 E3 展前記者會閃電宣布將跨足掌機領域,並於 2004 年 12 月推出首款採用光碟儲存媒體的掌機「PlayStation Portable(PSP)」。






最初發表的 PSP 概念圖



˙PSP-1000






PSP-1000



2004 年 12 月率先登場的 PSP-1000 是奠定 PSP 規格的初代機種,配備 4.3 吋 16:9 高精細背光式 ASV 彩色液晶螢幕(1677 萬色,解析度 480 × 272)、大容量「Universal Media Disc(UMD)」小型光碟機(最大 1.8GB)、802.11b Wi-Fi 無線網路、MS PRO Duo 讀卡機、USB 2.0 端子、IrDA 紅外線通訊埠等,具備大幅超越以往掌機的硬體規格。供電部分採用可更換式鋰離子充電電池(續航力約 4~6 小時),上市價格 20790 日圓。



除遊戲外,PSP 也首度提供了豐富的多媒體影音播放功能,支援包括 JPEG 圖片、ATRAC3 / MP3 音樂、MPEG-4 影片等多媒體影音檔案的播放。後續並透過系統軟體更新方式追加支援更多影音格式,以及網路瀏覽器、下載遊戲與遙控遊玩等新功能。



初期的 PSP-1000 由於首批供貨吃緊(20 萬台),因此甫推出就造成搶購熱潮,不過由於設計上的問題,使得靠螢幕側的□鈕遇上輸入頻繁的遊戲時,容易發生輸入不靈敏或是凹陷的狀況,UMD 光碟機開蓋時的彈出退片設計也讓部分玩家在退片時碰到 UMD 光碟掉落的狀況,液晶螢幕出現壞點時的保固問題也產生不少紛爭,可說是風波不斷。



˙PSP-2000






PSP-2000



2007 年 9 月 Sony 推出了當時被稱為“新型 PSP”的初代 PSP 改良款式 PSP-2000,厚度與重量顯著縮減,強化省電功能,主記憶體由 32MB 擴大為 64MB。新增電視輸出功能,可配合專屬影音輸出線將遊戲或多媒體影音畫面輸出到電視上顯示,提供便利的隨身攜帶播放功能。供電部分也因應耗電量的減少而將鋰離子充電電池的容量由 PSP-1000 的 1800mAh 縮減為 1200mAh(續航力約 3~6 小時),上市價格 20790 日圓。






PSP-2000(上)與 PSP-1000(下)



PSP-2000 將主記憶體擴增為 64MB,提供內建的多媒體與網路應用程式更多可用記憶體空間,遊戲部分因為必須維持與 PSP-1000 的相容性,因此只能使用 32MB 記憶體,不過可以透過系統設定將額外的 32MB 記憶體用於 UMD 光碟快取來縮短讀取時間。



原本 PSP-1000 配備的 IrDA 紅外線通訊埠,因為官方自始至終都沒有推出任何支援功能或支援軟體,因此在 PSP-2000 時被取消,如同當年 PS 的並列擴充端子般。






PSP-2000(右)取消了 PSP-1000(左)的 irDA 紅外線通訊埠



雖然 PSP-2000 新增電視輸出功能,不過執行遊戲時僅能以 480p 循序掃描輸出,並無法在只支援 480i 交錯掃描顯示的傳統電視上玩遊戲,一直到 PSP-3000 才有所改善。



˙PSP-3000






PSP-3000



在首波改版隔年的 2008 年 10 月,Sony 又再度推出 PSP-2000 的改良款式 PSP-3000,尺寸與重量與 PSP-2000 相同,造型部分略有變化,最主要的變更點在於採用了顯示品質更佳的彩色液晶螢幕,電視影像輸出部分進一步強化,並新增內建麥克風。供電部分維持相同的 1200mAh 鋰離子充電電池(續航力約 4~6 小時),上市價格 19800 日圓。






功能按鈕形狀變更並新增內建麥克風(+ 鈕右邊)



PSP-3000 主要變更點在於畫質大幅提升的液晶螢幕,NTSC 色域比由 53 % 提升為 85 %,對比由 400:1 提升為 2000:1,反應時間由 30ms 縮短為 8ms,並加上防反光的超低反射膜,讓 PSP-3000 呈現出色彩更鮮豔對比更強烈且清晰無殘影的畫面。不過由於面板特性的改變,畫面偶爾會有掃描線交錯現象。新增內建麥克風,無須搭配選購周邊即可輸入語音或撥打網路電話。電視輸出功能強化,支援遊戲畫面的 480i 交錯掃描輸出。








PSP-2000(上)與 PSP-3000(下)畫質比較



PSP-3000 的價格後續於 2009 年 10 月調降為 16800 日圓,目前仍持續銷售中。



˙PSPgo(PSP-N1000)






PSPgo



接連 2 年都推出新款式的 PSP,在 2009 年 6 月 E3 展前發表會中,又發表了新改版款式「PSPgo」,並於同年 9 月推出。不過這次推出的 PSPgo 並不是以既有款式為基礎的改版,而是基於新概念所設計的實驗性衍生機種,不但採用了之前未採用過的輕巧滑蓋式設計,並大膽取消 UMD 光碟機,改以數位線上下載方式來提供遊戲。供電部分採用無法自行更換的內建鋰離子充電電池(續航力約 3~6 小時),上市價格 26800 日圓。








PSP-3000 與 PSPgo 尺寸比較



PSPgo 採用時下流行的滑蓋式設計,尺寸進一步縮小,螢幕也從原本的 4.3 吋縮減為 3.8 吋。取消 UMD 光碟機,改為內建 16GB 快閃記憶體儲存空間,新增藍牙傳輸功能,將電源、影音輸出、USB 2.0 端子整合為單一端子。闔蓋時新增時鐘與月曆功能,遊戲中可臨時中斷儲存回到系統選單執行其他功能,結束後再讓遊戲還原到中斷前的狀態。






闔蓋時新增時鐘與月曆功能新增藍牙傳輸功能,可與 PS3 控制器連線



雖然 PSPgo 加入了不少新功能,不過比降價後的 PSP-3000 貴上 1 萬日圓的高價位,加上無法遊玩既有 UMD 光碟遊戲的先天限制以及 PlayStation Store 下載遊戲陣容不全的後天缺乏,使得 PSPgo 的銷售不如預期,主力銷售仍擺在傳統的 PSP-3000 上。



PSPgo 目前仍持續銷售中。



雖然 PSP 並不像前輩的 PS 那般推出後一舉取代該領域原有霸主,不過成果已經超越這 20 多年來其他與任天堂競爭掌機市場的眾多廠商。承襲 PS 家族結合遊戲與影音的多媒體娛樂訴求以及大畫面、高畫質、高音質等特色,也替掌機市場帶來以往所沒有的新氣象。雖然不像 NDS 那樣透過觸控打造出嶄新玩法,不過仍以「隨身攜帶的 PS」產品概念創造出隨身高畫質的遊戲娛樂,在日本也造就了像是《魔物獵人 攜帶版》的連線風潮,截至 2009 年 9 月止,PSP 家族全球累計銷售已達 5290 萬台,而且仍持續成長中。









總共 3+1 篇的遊樂器主機改版歷程回顧,在本次「掌機篇」的收尾下真正告一段落,雖然受限於篇幅與記憶而沒辦法將橫跨 30 年(從 G&W 推出的 1980 年算起)的桌機與掌機演進史鉅細靡遺全部囊括,不過還是盡可能的把了大多數台灣玩家比較耳熟能詳的機種給一一挖出來介紹,希望能讓老玩家回顧當年的感動、讓新玩家了解當年的歷史。



更詳細的電玩設計報導請見:
http://gnn.gamer.com.tw/0/42000.html本文
http://gnn.gamer.com.tw/8/38998.html舊世代家用主機
http://gnn.gamer.com.tw/2/39862.html次世代家用主機
http://gnn.gamer.com.tw/8/40528.html新世代家用主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