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趙虹涵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趙虹涵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2年4月12日 星期四

型態分析法 morphological analysis / 趙虹涵

型態分析法(morphological analysis)為Zwicky與Allen所提倡。此法是以結構的分析為基礎,使用組合技術,來產生更多的新觀念。實施時,學生必須就待解決的問題或改進的事物,提出兩類以上不同的屬性,分別列出所有的要點在進行排列組合,這些屬性表面似乎毫無關係,但互相結合後即可成新的觀念。型態分析法的步驟是盡量從多方面想問題,然後把有關問題的要點一一列舉出來,找出每一要點可能產生的變化,最後將可能產生的變化相互結合,形成許多新觀念。



2012年2月28日 星期二

自行車設計 / 趙虹涵


汽油愈來愈貴,人愈來愈多,活動空間也愈來愈小,而現在行駛在路上的汽車,有一半以上都是一個人在駕駛,這樣的產品設計不是非常浪費空間與能源嗎? 這也是單車之所以重回主流之列的原因,但畢竟,單車的體積還是過於龐大,而且除了健身之外,也不符合人類懶惰的個性,因此像賽格威這種個人行動戴具才是未來運輪系統的主流產品,甚至,這將重新定義何謂「自行車」!


隨著節能減碳、環保意識的抬頭自行車的議題發燒,而綠龍自創品牌LUXGEN也預備推出純電動車車款,電能取代油能已經是不可避免的趨勢,台灣相關產業有哪些優勢可以切入­又有哪些環節必須做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