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設計,你腦中浮現了什麼樣的畫面?一般人立即想到的不外是一件產品、一個表面無任何裝飾而號稱是大師的作品、IKEA家具,等等。這些都是設計,但也可以都不是設計。「生活就是設計的一種」曾經有人這樣說,我一開始聽到覺得頗牽強,「什麼啊?怎麼會有人想出這種怪異的論調?把個生活說的跟藝術一樣」不過涉入這個領域越深,我也開始慢慢體驗到這句話所要表達的意思—設計囊括了生活中幾乎所有的元素,同時又進行了更深入的探討。
以前的工業設計師做的真的就是產品設計—看看社會上流行什麼,套用到設計元素中,可能加上一些個人創意,一些細節的處理。但是現在有著越來越多的考量,像是對環境的影響性、人機介面、外部成本等等。而且隨著科技日新月異,將幻想化成實際的時間越縮越短。在這次的報告中我看到更多設計的可能性:玩具、遊戲主機、樂器、球鞋,等等,每一樣都說明了人類生活所使用的器物其實包羅萬象,像玩具設計需要長時間和兒童相處的人的參與,同時也要注意對兒童往後心理上的發展(例如有性歧視的玩具)等;遊戲主機偏重人與機器的互動—往後應該也更重視這塊—人因工程的專家是不可或缺的;樂器很多都是手工製造的,設計師能參與的應該是大量生產的部份,這時就要和調音師與音樂家合作,使音色更優美,演奏時也不會有手指酸痛等情形發生;球鞋設計則要人體學/運動學專家的參與,還有運動員的建議。諸如此類幾乎每一樣都需要跨領域的合作,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並對環境造成更小的負擔。或許以後「不設計」或許會成為主流也不一定,像蘋果公司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