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具能維持或提高我們的能力。適當的利用輔具可協助我們在就醫、就學、就業、就養及其他等(內政部社會司,1995),使日常生活活動、休閒活動、工作等能力發揮到最大的程度。
過去由職能治療師研究的與設計的輔具,在今天逐漸與工業設計領域有著密切的交集,輔具的模型以工業設計手法製造,而輔具的研究方法與概念則被吸收到產品設計的領域中。
輔具與並不等於醫療器材,輔具是幫助有障礙的人類獨立生活的器具,而醫療器具的功能則是對身體有實際的治療效果,過去輔具在市場上常被抗拒,使用者認為使用之後有失尊嚴,但是實際上輔具才是能幫助人類獨立生活的器具。
輔具有狹義和廣義的認定,過去的輔具是由醫師、職能治療師以及相關的醫療專業人士所設計,
輔具有狹義和廣義的認定,過去的輔具是由醫師、職能治療師以及相關的醫療專業人士所設計,
需要醫師轉介職能治療師診斷後,開出職能治療處方,有些問題可以用現成的器具克服,如輪椅、助聽器等,而有些則需要特別量身定作與設計,在尺寸上或是環境工作需求等去改變,例如輪椅、義肢、無障礙汽車等,甚至許多成功的輔具是由使用者自行開發而成。
而現在的輔具則有許多的面向,有許多的輔具已變成標準化的產品例如眼鏡、語音輸入等,除了醫療相關技術人員以外,也有許多的工業設計師與工程師參與。
產品設計藉輔具需求創造消費市場
文/龍希文
摘要
要如何能設計出一些貼心的產品,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產品設計師。如果能在設計時,除了對一般人進行研究,更進一步將使用者界定在身心障礙者時,在設計時所設計出的產品,會因使用者的清楚定義,其考慮層面會更加完整,而設計出更加合適方便的產品。適當的利用輔具可協助我們在就醫(醫療復健)、就學(教育學習)、就業(促進就業)、就養(生活照顧)及其他(無障礙環境)等,可以藉著這個方式,除了解決身心障礙者的問題之外,也讓我們的生活品質提高。產品設計不再只是產品本身的設計,包括了操作方式的考量,和使用者的行為,其行為可由身心障礙者所展現出來的問題來突顯。若將這一個觀點加入,可以讓設計出來的產品更簡易操作。
前言
因老化而產生的人口結構上的變化,形成了對設計及工商業界新的機會及需求。以往,設計多半針對研究產品本身週期的變化,很少有人去關心產品和使用者年齡改變時相互關係的變化。當人變老時,其體型、動作和其他的生理機能也隨之老化或退化(顏慶全,2000)。基於使用者上的需求,Ron Mau在1993年提出通用設計(Universal Design)的概念,其為一種用品及環境上設計上通用的方式,任何一種用品,設備或空間環境的設計儘量以符合任何人皆可使用為原則。且不論小孩、大人、老人,或任何殘障者皆能獲益(黃惠聲,2000)。
產品設計的其中一個含意,便是讓產品藉由設計的過程,讓人使用方便。而輔具便是一般人在某種障礙下,提升其原有的功能。並增進生活的品質(Yamauchi et al.,1996)。例如眼鏡是我們最常見的輔具,它可使我們的眼睛維持在正常視覺能力。所以輔具並不是領有身心障礙手冊的人,才能夠使用。
輔具種類包括甚多,目前正在持續地研發並快速增加中。而輔具的功能、使用方式、適用時機亦漸漸地普遍被接受。隨著科技的日益進步,以往複雜的工業產品使用方式及功能,目前可改變為簡易操作。例如相機產業,因考慮使用者的需求而研發出傻瓜相機,在使用時上相當方便,不需要調鏡頭光圈,只要一按快門就可拍照了。不僅讓我們對相機不再陌生,也讓其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
如何能讓大家皆能方便地使用產品,在設計前必需了解人們的需求,而且是清楚地了解。需求有四種方式可以歸類:
規範性需求(normative need),由專家或專業人士來判定;
感覺性需求(felt need),由使用者本身被動所呈現的觀點;
表達性需求(expressive need),由使用者本身主動所呈現的觀點;
比較性需求(comparative need),針對特定區域或人口特徵加以比較(Bradshaw,1972)。
而設計師可以藉由身心障礙的比較性需求當作憑藉,將正常人的基本需求明確地呈現出來。
輔具能維持或提高我們的能力。適當的利用輔具可協助我們在就醫、就學、就業、就養及其他等(內政部社會司,1995),使日常生活活動、休閒活動、工作等能力發揮到最大的程度。
方法
要如何能設計出一些貼心的設計,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產品設計師。如果能在設計時,除了對一般人進行研究,更進一步將使用者界定在身心障礙者時,在設計時所設計出的產品,會因使用者的清楚定義,其考慮層面會更加完整,而設計出更加合適方便的產品。設計師可以藉由幫助身心障礙者設計,產生方便而人性化的設計。
對於產品在設計階段時,考慮的層面若能包括下列四點,所設計出的產品,應能夠成熟完善,讓人方便使用。其內容如下:
障別評估:感官、動作,和學習的障礙。
產品研發:材料,機械,電機資訊,設計特性。
環境使用:就醫,就學,就業,就養。
資源結合:社福團體,政府機構,民間廠商。
在障別評估方面,可分為感官、動作,和學習障礙。身心障礙者的特質雖然包括了生理和心理二方面,但是在器具的操作時,人機介面可將目前障別其分為三個部分:感官障礙有視覺障礙和聽語障礙(聽覺機能障礙 + 平衡機能障礙 + 聲音語言機能障礙);動作障礙有肢體障礙和重器顏傷障礙(重要器官 + 顏面損傷障礙);學習障礙有心智障礙(智能障礙 + 自閉症 + 多重障礙)和植物人及癡呆症和慢性精神病(傳立葉等,2000)。
在產品研發方面,可分為:材料、機械、電子、操作、外形等特性。材料特性可分為:金屬、陶瓷、磁性、光電及電子材料、防蝕工程與表面處理、高溫超導體材料、金屬陶瓷複合材料等七種;機械特性有:機械固力,機械設計,機械製造,機械熱流,和機械控制等五種;電機資訊特性有:電機,資訊,光電,電訊等五種;設計特性分為:環境設計、視覺設計、產品設計、人因設計等四種。
環境使用,可分為:就醫、就學、就業、就養。就醫為醫療復健,就學為教育學習,就業為促進就業,就養為生活照顧。
資源結合,可分為:社福團體、政府機構、民間廠商。社福團體為:早期療育、生活訓練、職業訓練、職業輔導等團體;政府機構為中央和地方,中央有:行政院勞委會、國科會、勞委會,地方有:各縣市政府的勞工局和社會局。民間廠商為各輔具的製作和操作公司機構。
結果
經由適當的考量過程,對於特定障別的人士所設計的輔具,其在草圖階段。分別有手部功能缺失的牙膏擠壓器,和改良毛巾;視障者所用的餵奶器。
擠牙膏的纖細動作是將蓋子旋開後,擠出適量牙膏塗於牙刷的刷毛上,再將蓋子旋緊。藉由洗手檯旁的洗手乳設備的改良,將牙刷塞入裝置下方的出入處,藉由往前的一個動作,裝置會使定量的牙膏塗於刷毛上,完成刷牙前準備動作。
一般的沐浴巾,對於手部功能缺失的人來說,因為無法抓取,是無法適當地使用。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發展出毛巾兩端打圈套,便可在沐浴時,藉圈套在手上,進行全身上下各部位的清洗。
用奶瓶沖泡牛奶時,其水量的多少在調配時是很重要的,但是視障者對於水量的多少是較難處理,若有一個附有記憶金屬的裝置吸附於奶瓶上,藉由記憶金屬對於冷熱的形體變化,視障者若需要知道水量的高低時,藉由觸摸裝置上的凹凸指示,便能知道水量的多少。
討論
一般人對於其自我的需求,通常不易表達。但是身心障礙者而言,他們是與一般人生活在一起,但是因為某些缺失,而不能與一般人一樣的方便。他們能夠很清楚地表達出需要,而這些清楚的需要,正是能夠讓我們生活更簡單便利。
安全門的設計,是將一些複雜的開門程序,簡化為只要往一個單一方向施力即可,回歸到人類最原始的動作。而擠牙膏器的設計便是藉由失去手部功能,但是需要擠牙膏這複雜精細的動作。這個動作若能改為單一方向施力,且每次所擠出的劑量皆能固定,那會使障礙者方便使用,單一方向的施力,是簡單易學的。而這樣的設計若能推展開來,也能使每天必需做此動作的一般人容易操作使用。
手部功能缺失時,在生活上還是需要洗澡或清洗時。藉由毛巾握持方式的的改善,由抓取轉為套環,能讓力量的握持上更靈活,因毛巾二端的拉扯讓清洗的區域在背部時的也可以施力,達到清洗的目的。而老人和小孩洗澡或清洗時,往往因手部握持能力較弱,使清洗時力量只有左右方向而無向下方向。藉由設計手部功能缺失的障礙者清潔工具,能夠使日常生活中的工作更簡便,使需要的人也能應用這設計。
除了用眼睛看之外,我們如何才能觀察到容器內的確切水量,在盲人哺育輔具設計過程中,藉由觸摸一個外部的凹凸指示,來了解目前水量的高低。除了視覺之外,可以應用到觸覺的方式,是否還有其他的感官可以運用。在光線不明的場所,又需要得知量的多少時,可以用這一串的凹凸指示,來得知確切的數字。
這三個例子的設計過程,目的皆是讓生活簡單方便,但是這個想法卻是由設計輔具的思路所展開的。若能在設計時,將某些功能的使用方式,考慮到身心障礙者時,發掘出人本的真正功能上需要,其所設計出的產品會讓人更貼心,在選擇產品時,因這些產品的方便,當然也會創造出新的消費市場。
是否可以藉著這的方式,除了解決身心障礙者的問題之外,也讓我們的生活品質提高。因為我們可以藉由產品的設計,創造出一個無障礙環境,在任何事都能不受障礙限制,而隨心所欲的狀況下,相對地提升生活的品質。產品設計不再只是產品本身的設計,包括了操作方式的考量,和使用者的行為,其行為可由身心障礙者所展現出來的問題來突顯。若將這一個觀點加入,可以讓設計出來的產品更簡易操作。
國內目前對於身心障礙者的輔具發展,因社會福利的發展,配合法規的設定,已漸漸普及。在民國86年修定的「身心障礙者保護法」中,政府的衛生、教育、勞工機關皆需輔具研發,可見得其重要性日益增加。
目前計有國家衛生研究院中的醫學工程研究組,積極進行復健工程之研究,設計醫療輔具,以解決身心障礙者在醫療上的問題;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在台灣北區、中區、南區、和東區,成立了四個身心障礙者科技輔具中心,進行對輔具的研發,將科技落實應用在輔具上,提升輔具的功能;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有身心障礙者就業輔助器具補助辦法,對就業輔具加以推廣。這些機構對於輔具的研發和推展上,著實發揮了功效。
結論
經濟學的供需法則,起初是由市場需要某些事物,才有供給事物的一方出現,但是如今這的法則已漸漸模糊,目前部分的消費方式是由供給方面刺激消費者,進而產生購買行為。
目前消費者往往並不一定了解自己需求什麼,產品設計師也對於此市場的需求界定模糊,希望能藉由身心障礙者與正常人清楚比較,了解需求,得到這些訊息後,所設計出的產品,才能讓消費者願意購買,進而開發新的消費市場。
幫助身心障礙者生活方便,也是幫助設計師思考人們的需求是什麼,若能有這樣的一個過程,我們所使用的產品,會讓我們的生活成為一個無障礙,且方便的生活環境。
參考文獻(略)
(本文作者現為台北市政府勞工局職務再設計督導,並就讀於國立陽明大學醫學工程研究所)
輔具類別介紹
http://dathoctopus.myweb.hinet.net/A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