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日 星期五

大同電鍋設計 / 方俊科




提到了乖乖、養樂多、資生堂與大同電鍋等生活產品,不僅是許多人從小到大的共同回憶,也是知名品牌,來介紹炊飯器吧。

炊飯器類型的發展:


第一階段:電鍋 (Rice-cooker) (1960年至今)


1960年,大同公司與日本東芝公司合作,引進炊飯器電氣化後的東芝RC-6K電鍋,並為民俗文化例影響產品的子,為適合台灣的需求,而進行細部的改進,也是台灣第一台電氣化的電鍋。



  
           

  大同電鍋               電鍋間接加熱方式及結構



第二階段:瓦斯炊飯器 (1964年開始)


1964至1969年,瓦斯炊飯器的廣告開始零星的出現,當時強調的廣告用語,皆以「可招來顧客」為主。技術已慢慢配合著產品的開發,再加上1963年後台灣的工業產值在已正式超越農業產值,經濟結構已漸漸朝向勞力密集的工業形式,1972年,政府開始推動十大建設,多數工地都有大量的工人需要有更大份量的炊飯器,而大容量的瓦斯炊飯器既大且快,剛好符合當時的社會需求。於是,30人份至50人份的大型瓦斯炊飯器漸漸出現在餐飲營業場所及開伙的中小型工廠,而一般家庭仍多使用電鍋一直沒有出現像日本專為家庭所用的瓦斯炊飯器。當時的報紙廣告,常以「再來一碗」的文本出現,顯示瓦斯炊飯器均以營業為目的。1970年代,瓦斯炊飯器開始在廣告文本大量出現,在1976年,瓦斯炊飯器的廣告達到9件;為了宣示瓦斯炊煮的安全性,廣告文本也特別強調安全炊煮的功能。到了1990年代之後,因為購買通路及限定的消費對象,瓦斯炊飯器就不再出現於報紙廣告中。



豪山牌瓦斯自動炊飯器 (開心鍋)


第三階段:電子鍋 (1973年開始)


1973年,開始出現第一次的電子鍋廣告,到了70年代末期,也持續有同類型的產品廣告刊出,為了使電鍋的造形更加完整,將鍋蓋與鍋體設計合為一體,並加入電子方式控制加熱及保溫,此時是台灣炊飯器販賣數量最多的時期,巔峰時期廠商高達數十家。以重力鑄造的盤式鋁合金包覆加熱管的加熱系統,;由於加熱方式的改變,使熱度能更均勻的分布將白米煮熟,米飯也就更好吃。,1980年開始有不沾鍋的鐵氟龍表面處理材質,後來,因為不合乎環保及食品安全規定而禁用。1983年,出現TRS的控制系統,1987年,則有「one touch」全自動控制的直接加熱方式,見圖17。此時,台灣電氣化設施已逐漸普及,電氣化炊飯器的銷售亦高度成長。




          

 電子鍋的加熱方式及            三菱電子鍋NJF-310
 保溫線與保溫棉           




 聲寶KS-181F全自動
 T.R.S燜煮裝置


第四階段:微電腦電子鍋 (1986年開始)


直到1986年,台灣才出現第一則接續在電子鍋之後的微電腦電子鍋廣告。1980年開始,雖然fuzzy的技術應用至家電產品,由於生產及IC設計技術還落後,一直到90年代才開始有成長的跡象。除加入微電腦技術外,利用較厚及較佳的鍋體導熱材料,設計改進了對米粒的加熱技術,還加入保溫線圈及保溫棉,見圖18;並利用one touch (單一循環按鍵) 的微電腦與neuron fuzzy 構成控制系統,來表現出全自動化的人性設計,改進產品體積太大的問題。






圖18:微電腦電子鍋的加熱原理及結構



第五階段:IH微電腦電子鍋 (1996年開始)



1996年,出現第一台IH微電腦電子鍋的廣告。在此時期,雖然微電腦電子鍋已經加入燉煮的功能,但是台灣一般家庭不同於日本的家庭,幾乎會同時擁有煮飯及燉煮分開用途的炊飯器,以微電腦電子鍋來煮飯,用傳統大同電鍋燉煮食物。到處可見的量販店及燦坤電器連鎖店,成為購買家電的主要通路,消費者能就近、直接比較選購各家品牌的造形、功能及價格,不像過去需分別前往各廠牌的服務站詢問購買。此時,炊飯器的報紙廣告並沒有隨著時代而增加,低單價的產品,成為購買報紙或其他高價家電的贈品。IH炊飯器利用磁力感應原理,先將電能經線圈轉換成磁力線,磁力線經過鐵金屬時產生磁損而發熱,使加熱整個鍋體,見圖19,熱效率高達80%。此種的加熱方式,不管炊煮米量的多寡,都能夠均勻加熱使得米飯更好吃。市場上,由於小家庭增多、家庭人口數的減少,炊飯器也因為使用量需求的改變,將10人份炊飯器,轉為3~5人份的小型產品。




不管到哪都能常常看到大同電鍋,是台灣人的共同回憶。







品牌:大同電鍋一直以來是婦女的烹飪好幫手,在微電腦技術成熟的時代,大同電鍋依然可在眾多電子鍋中闖出它的天下,有什麼魅力能夠讓大同電鍋在電鍋市場屹立不搖?媽媽們也許會說大同電鍋煮出來的米就是香Q帶勁,大同電鍋操作簡單,蒸煮料理都可以輕易完成,大同電鍋的產品造形一直沒有太大改變,它所累積的是長期以來對於物的情感,人們習慣了它的大小、它的顏色、它的烹飪味道,習慣不容易戒掉,即是壞了,還是願意再買個一樣的電鍋,看到電鍋似乎也想起家的感覺,家對有些人而言是媽媽的意象,或是媽媽的ㄧ道拿手菜就是ㄧ種家的印象,對於旅居國外人們,大同電鍋甚至是台灣的感覺,家鄉的符號意像,大同電鍋不免成為解思鄉之情的良藥。

設計重點: 在產品設計中,如何設計一樣好產品一直是設計所關切的議題,而產品除了要迎合消費需求,也要滿足使用需求,操作便捷外加功能強大似乎是產品演化的過程,產品越發展越不簡單,部分產品似乎沒有說明書輔助就無從操作,太多的產品功能有時後不是增加便捷反而是增加使用困擾,甚至有些功能從產品買來到壞掉了都沒有使用過,回歸到大同電鍋,其產品操作簡易優於的電子鍋,煮飯煮粥燉湯,同樣都是在鍋內加一碗水,蓋上鍋蓋,按下電源鍵,等到烹飪完成電源鍵即會跳起,不論男女、不論年紀都可以輕易的使用,即使是不識字的阿嬤也會操作,大同電鍋的簡單操作讓人不會對其使用產生恐懼,像是高齡者在使用電子產品時,繁雜使用流程,需要透過學習才會使用,也因此產生產品排斥作用。 為了要隨時代改變,大同電鍋請了浩漢設計,來為大同電鍋做改變,保原來的設計理念。






採用了沉穩冷靜的鐵灰色,內鍋也經過重新設計;原本像兩個耳朵的把手,轉變為一體成型的環形,並運用電木材質產生隔熱效果,既不燙手又方便移動。原本鍋蓋凸出的黑色把手,現則嵌入透明玻璃製成的窗口,讓使用者可以清楚看到電飯鍋內食物的烹調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