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1日 星期三

心智圖法 Mind Maping / 鄭亞平



心智圖法是一種將放射性思考具體化的方法,也可說是一種觀念圖像化的思考策略。

它用一個中央關鍵詞或想法,以輻射線形連接所有的代表字詞、想法、任務或其它關聯項目,並搭配線條、圖形、符號、顏色、文字、數字等各樣方式,將意念和訊息快速的以上述各種方式記錄下來。

由於這種表現方式比單純的文本更加接近人思考時的空間性想像,所以越來越為大家用於創造性思維過程中。










歷史

由英國的托尼·博贊(托尼·布詹)於1970年代提出的一種輔助思考工具;透過在平面上的一個主題出發畫出相關聯的對象,像一個心臟及其周邊的血管圖,故稱為「心智圖」。

心智圖(或者是相似概念)被教育學家、工程師、心理學家和其他學家使用在學習、腦力激盪、記憶、視覺記憶和解決問題已經有幾世紀。思想家托尼·博贊宣稱發明心智圖模型,他說他的想法來自Alfred(en:Alfred Korzybski)的普通語義學(General semantics),那是一本有名的科幻小說;他發展一些早期心智圖的例子,並且生動地將亞里斯多德的概念顯現出來。哲學家Ramon Llull(en:Ramon Llull)也同樣使用這些心智圖。


模式

主要可分為概念構圖模式、放射性思考模式、魚骨圖思考模式、全腦式思考模式。


使用方法

心智圖是一張集中了所有關連資訊的語義網路或認知體系圖像。所有關連資訊都是被輻射線形及非線性圖解方式接連在一起,以Brainstorming為本去建立一個適當或相關的概念性組織任務框架,相當於有系統的將Brainstorming過程中所發想的概念做整理。


步驟:

1.種子:在紙中央畫出一個象徵主題的圖像或符號,在開始由中央往外擴散延伸展開心智圖的繪製。從中央開始可以訓練頭腦聯想,使用圖案和符號,遠比文字敘述更容易記住,也較能發揮創意思考的能力。
2.發芽:從中心點引出支線,寫上任何有關這主題的點或資料。盡量運用關鍵詞的技巧,關鍵詞是含有資訊、回憶和創意的聯想。將中心圖向往外拉線,把關鍵詞連起來,以線條(分支)把文字連接起來,這樣會更清楚顯示關鍵詞間的連結。
3.分支:針對每一個相關的分類做聯想,在原有的支線上再分出小分支。


注意事項:
1.運用不同彩色立體化、圖案化、符號化、數字化,並以字型大小和支線粗細表示分類及事情重要性。
2.盡量將各項意念寫下來,不用急於做評價。
3.盡量發揮創意來製作心智圖。
4.運用關鍵字,有風格、有個人特色得凸顯重點。每一行最好只寫一個關鍵詞,提高明確性。
5.主題可用圖象表達,應簡單、具有啟發性並能刺激聯想。





範例:





應用


心智圖延伸向許多不同形式發展,同時也在包括學習、腦力激盪、教育、文檔規劃,被普遍應用在研究、組織、解決問題和政策制定中,在創意、記錄筆記和工程圖表等場合中也廣為應用。

心智圖軟體工具很多種,例如 :Mindjet公司的MindManager(en:MindManager)是專業的心智圖工具,XMind.net 公司的 XMind(en:XMind )有跨平台開源碼版和商業專業版及分享網站提供 、及微軟的Visio 2002及以上版本提供了部分繪製心智圖的功能。


應用實例

心智圖法合作學習模式運用於高職設計課程探討
(王鼎銘 許士遠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數位學習科技研究所)

基本設計課程的教與學
  傳統的教學以強調學科知識的灌輸及重複性的記誦,老師伴演的是主導者的角色,學生的學習是處於被動的,因此往往造成學生學習意願的低落及排斥效應,然而學習是需要被誘導、被啟發的。重視的是學生學習的歷程及思考方式,鼓勵學生養成多看、多聽、多想,多問的求知習慣。而在學習過程中,並能重視與分享學生創造的喜悅,相信在此良好的教學氣氛與環境下,學生的學習會更有效率。
  目前學生在學習基本設計時,先期構想階段的視覺化表現往往因為無法有效紀錄,因此經常被老師與學生忽略或輕視(楊裕隆、陳美蓉,2001)。基本設計教學並非只是繪圖或模型製作等技法的訓練,而是協助學生把文化的素養(如:音樂、文學、藝術等)轉化為設計理念,再將之呈現與表達出來(林崇宏,2005)。若教學者一開始就要求生活經驗不多、見聞有限的學生憑空發展構想並不容易,但是讓他們從生活周遭事物中擷取創意來源及靈感則是可行之道;另一個創意來源是從網際網路或書報雜誌上大量瀏覽,以擴大眼界,再賦予設計的任務。以網際網路及電腦為工具來輔助設計學習的趨勢無法抵擋,教學者要慎重思考使用電腦工具的時機及倚賴程度,一般學生只會用老師教過的方法解題,嚴重缺乏自己的想法與分析複雜問題的能力,無法有效地將學校所學的知識活用到日常生活當中,便形成所謂的「僵化知識」

紀錄完整的設計思考過程  

  在基本設計中的設計活動,其涉及的內容主要是二維空間中各個元素的設計和這些元素組合的布局設計,其中包括字體設計、版面編排、插圖、攝影的採用,而所有內容的核心在於傳達信息、指導、勸說等目的(王受之,2000),都採用了基本設計的原理與技巧。
  根據研究顯示,學生習慣使用左腦思考,大部分學生往往僅有直線思維的思考模式。而心智圖法的教學設計可以幫助左右腦並用,運用到右腦的韻律、色彩、空間、想像力、奇幻、整體性,及左腦的表單、文字、數字、行列、順序與邏輯,產生更多聯想,以發展擴散性思維,同時亦可將各種想法、訊息有系統地整合組織起來。心智圖可以應用的範圍相當廣泛,包含日常生活的記憶提昇、學習筆記整理、準備考試、書籍、報章雜誌的重點整理、讀書心得、聽演講筆記、準備演講稿、日記、行程規劃、時間管理、採購清單、會議記錄、腦力激盪、創意思考、決策分析等(孫易新,2002)

基本設計課程教與學歷程

1.決定目標方向、主題內容
將範圍做擴散性思考、發想各種多元可能性的組合構想,感性、理性思考法綜合運用。透過簡報、設計年鑑來引導學生對各方向不同的主題加以認識;給予一關鍵但模糊的形容詞作為思考主題。
2.資料蒐集(案例)與分析(欣賞)
蒐集相關同質性的內容,列出其優劣的特點;同時提出美感度的需求。學生從雜誌、報紙、書籍整理分析後與老師討論確立其方向。
3.作品臨摹、技巧演練
將資料分類化,如對比、均衡、重複等,透過模仿的練習,加強學習者基本繪圖的能力,如明暗、肌理、輪廓等的表現。老師講解示範、學生演練。當學生技法已達相當程度,老師要求學生自行構思設計。
4.草圖版面安排、色彩計畫
構想過程的簡潔發展紀錄,適當傳達意念及簡要的色彩配置,自我檢驗是否符合設計原則。
●構想(Ideation)發散、感性思考→草圖
●發展(Development)轉化思考→粗稿
●表現(Expression)收斂、理性思考→精稿
學生配合基本設計原則來運用:
●點、線、面的特性
●美的形式原理→反覆、對比、律動、漸變、對稱、調和、統一、平衡、比例
●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彩度
5.選擇繪圖的工具、表現形式技法
配合主題及個人專長綜合運用工具,能夠完整表現詮釋視覺化意涵、色彩。
老師講解材料和風格表現的不同,對學生創意的發揮、整體畫面的安排是否適宜,進行修正。
6.總結與自我評量
檢視視覺化形象與文案整體組合是否適宜。學生展示作品及說明設計理念,接受老師、同儕的建議。
 
  心智圖法在課程中可以協助學生了解無標準答案的設計思考本質,引導學生體驗心智圖法來幫助思考、再次對自己的設計內容及過程進行反芻。學生若具備反思及自我學習的能力,未來才能夠面對各種困難和挑戰。

參考資料: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在職進修美勞教學碩士班論文 <心智圖法教學方案對國小六年級學生視覺藝術學習的影響>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數位學習科技研究所<心智圖法合作學習模式運用於高職設計課程探討>
<圖解心智圖>